6070年代台灣

台灣化身為「中華文化的復興堡壘」、「反共救國的前哨基地」,本土性的語.言、鄉土文學、藝術創作受到無情的打壓。教育體系與文化傳播變成服務於執政.者意志的政治工具。,在1961年到1970年間所出現的激烈意見爭執,對傳統的挑戰,以及夢想的試驗,都歸於「60年代」這個名稱。60年代之前,臺灣已經接受美援,美國文化直接傳入臺灣已經有十多年, ...,1967年7月22日:拆解廢船工業居世界第一.1968年1月18日:第一批密封垃圾車上...

第二章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社會背景

台灣化身為「中華文化的復興堡壘」、「反共救國的前哨基地」,本土性的語. 言、鄉土文學、藝術創作受到無情的打壓。教育體系與文化傳播變成服務於執政. 者意志的政治工具。

1960年代反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

在1961年到1970年間所出現的激烈意見爭執,對傳統的挑戰,以及夢想的試驗,都歸於「60年代」這個名稱。60年代之前,臺灣已經接受美援,美國文化直接傳入臺灣已經有十多年, ...

見證歷史回顧台灣重要時刻

1967年7月22日:拆解廢船工業居世界第一. 1968年1月18日:第一批密封垃圾車上路. 1970年12月:第一座跨海大橋「澎湖跨海大橋」完工通車. 1960年代,已進入美援台灣後期 ...

翻開台灣職場4世代成長史......

2013年6月1日 — 高中職學生人數比例從1960年代的6:4,逐漸調整為1970年代的4:6、1980年代的3:7,為經濟建設提供充足技術人力。另外,大學錄取率不高,在1980年代僅3成 ...

【看電影懂台灣】最壓迫的光輝年代「台灣好萊塢」的繁華衝擊 ...

2020年11月15日 — 除了聚焦在政治如何影響台灣人的生活,也有幾部電影紀錄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的風景,分別以「50年代末期:鄉村小人物的無奈與奮鬥」、「60年代:台語片的 ...

1960年代臺灣

1960年代臺灣即是民國49年至58年,相當於「民國50年代」。由於此一時期奠定良好經濟基礎,之前所採取財經政策產生效果,加上台灣主要盟友——美國1960年代持續經濟景氣 ...

1970年代臺灣

大事紀 編輯 · 1970年(民國59年):爆發以臺灣獨立為目標的泰源事件(2月8日)。 · 1971年(民國60年):澎湖跨海大橋通車(3月26日)。 · 1972年(民國61年):中華民國與 ...